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IN资本 | 成功过会!储能龙头海博思创即将成为国内储能第一股(附项目介绍)
时间: 2024 / 10 / 17
作者:连界创新

近日科技动态

 

海博思创:连界启辰母基金覆盖项目,成立于2011年,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储能电站开发、设计、集成、运维、运营等一站式、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10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公告,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推荐关注储能行业的老师阅读,如果您对储能龙头海博思创感兴趣,或有更多项目合作和产业对接机会,欢迎与我们联系(微信:J_chenmeng)

 

导读提纲:

 

1、核心趋势:新型储能产业,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2、创新技术:深耕电化学储能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3、创始团队:交叉学科技术领域顶尖创新团队

4、产品服务: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5、产业场景:以核心能力,辐射储能领域多元化应用场景

6、未来规划:积极拓展海外储能业务,签订多项国际重要合作

 

01

趋势:新型储能产业,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近两年来,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及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重点支持储能产业的发展,涵盖发展规划、市场机制及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深入融合,助力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指引下,储能行业作为传统电力系统源、网、荷之外的第四类新兴能源产业,是当前推动主体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重要领域,其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应用场景、市场构建处于能源发展的最前沿。

 

储能行业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储能行业2021年以来开始逐步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23年以来装机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储能产业仍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无论是从政策端到市场端的传导机制,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产业链完备度等方面,市场尚未达到稳定和成熟发展阶段。而储能产业仅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未来仍有广阔发展空间,行业普遍预计将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储能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备基础设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2021年以来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和新能源行业的活跃度。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储能技术不仅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还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储能系统在动力电池之外创建了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为上游电池企业创造了更新的、更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

 

“储能+AI”引领储能3.0时代

 

同时,随着大容量与长时储能需求的增加,储能项目规模由MWh级向GWh级跃升。电力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储能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如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充储一体化等,要求储能系统更加灵活经济,投资运营收益持续提升。

 

基于这一背景,AI、大数据分析、智慧运营等技术在储能领域应用,实现电站管理优化、降本提效、综合收益最大化,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须路径。

 

02

技术:深耕电化学储能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海博思创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拥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一直在电池系统控制领域具备领先优势。这些技术覆盖了从电池单体到整个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1、储能系统核心组件层面

 

海博思创实现了全链条软硬件自主研发与生产,涵盖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系统、功率转换系统(PCS)、功率协调控制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EMS)等。

 

通过参股公司布局本质安全固态/半固态电芯的生产,已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完整储能系统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确保储能部件与系统能够迅速迭代优化,为用户提供经济高效的储能整体解决方案。

 

2、数字化与软件层面

 

依托丰富的项目实践及庞大的运行数据,海博思创着力打造了系列储能系统数字模型,涵盖寿命、安全、热学、电力电子等多个维度,并通过尖端算法促进各组件间的深度协同。

 

精细化的管理策略显著提升了储能产品在寿命预测、SOC估算、功率及能量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为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与高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电池技术和储能系统集成层面

 

海博思创掌握了电池建模、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系统验证、智能运维等多项关键技术,构建涵盖电池、电力电子、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算法、机械结构和热力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多个技术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研发能力体系,自主研发了从电芯应用到储能系统集成,从储能整站系统最优控制到储能场站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的储能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产品。

 

4、“储能+AI”融合层面

 

海博思创作为储能领域的领先企业,依托“储能+AI”打通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海博思创将AI与储能深度融合绑定,形成“硬件+软件+AI大模型”的储能3.0新格局。据了解,海博思创正在加大力度投入芯片研发,这将成为其“储能+AI”产业升级的重要后盾。

 

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推进储能系统研发、测试、生产、运维全链条数智化,进而实现系统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数据可追溯。大量产品应用所积累的海量数据成为储能AI大模型的强大数据基础,助力下一代产品研发,为电站的安全运维护航。

 

当前,储能行业面临供应商集中、同质化严重,以及产品技术突破难等多重挑战。海博思创积极寻找技术突破的方向,通过深度定制化研发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性能,构建竞争壁垒。通过深度定制化的储能系统、定制电芯和BMS、专用变流器、储能专用芯片研发、AI技术与储能深度结合应用等,公司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智能化的储能解决方案,在一众同质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满足不同客户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

 

03

团队:交叉学科技术领域顶尖创新团队

 

创始人-张剑辉

 

张剑辉,1978年5月出生,是中国国籍的企业家,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并获得了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张剑辉的教育背景十分扎实,他于1995年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并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的学习。

 

在职业生涯方面,张剑辉曾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担任资深电路设计工程师和经理。随后,他在2010年至2012年担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集团的首席技术官。在西门子工作期间,张剑辉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这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1月,张剑辉以创始人的身份创立了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从2020年6月起,他正式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海博思创专注于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和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张剑辉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颇有远见。他曾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缺少“工程师文化”,他希望通过塑造这种文化,增加工程师的收入和荣誉感,以促进国家的技术创新。

 

核心团队

 

在技术领域,海博思创积极突进,该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144人,占比约三分之一,研发团队成员均来自美国著名高校,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

 

团队成员涵盖材料科学、电力电子、电池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控制、大数据分析、热管理系统等多个交叉学科技术领域,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等方面具有很深的技术积淀和产品开发经验,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人员整体素质高。

 

得益于出色的研发力量,公司在电池系统控制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系统集成产品技术也保持先进性,在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环节拥有自研技术壁垒,并且在储能电池全周期技术方面形成8大核心技术模块、28项核心技术。

 

04

产品: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海博思创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其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系统产品、动力电池系统产品、新能源车租赁业务(未来拟不再开展)

 

1、储能系统产品

 

主要包括功率型储能系统、能量型储能系统、用户侧储能系统和系统控制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火电机组联合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独立储能电站,以及移动充储和工商业储能等场景。

 

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统计,海博思创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排行榜中连续排名首位。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海博思创的项目功率规模全球排名为第五,显示了其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2、动力电池系统产品

 

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 BMS 和远程监控终端等,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等需求场景。

 

动力电池系统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上的锂电池系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安全、续航里程、整车寿命等关键指标的重要部件。

 

3、新能源车租赁业务

 

2017 年开始,在产业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车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与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形成良好协同效应,海博思创开展了新能源车租赁业务。

 

为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和产品,海博思创于 2019年和 2020年期间将大部分新能源车租赁业务出售,未来拟不再开展该部分业务。预计将根据车辆状况、折旧年限、租赁期限等因素分批次处理仍持有的新能源车,并计划在2025年完全剥离体内剩余的新能源车租赁业务。

 

05

场景:以核心能力,辐射储能领域多元化应用场景

 

海博思创在多个应用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商业领域、电网侧储能、充电行业储能、大数据平台等。

 

在工商业领域:其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分布式液冷储能系统)是市场的主流产品,适用于商业楼宇、工业园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高耗能企业等多种场景。

 

此外,海博思创还提供了面向充电、油田、安全应急、微电网、高耗能行业等全应用领域的定制化产品,全面赋能“新商业”应用场景‌。

 

这些解决方案通过储能系统实现峰谷电价套利、需求侧管理、备用电源等功能,帮助工商业用户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电网侧储能方面:海博思创提供了包括共享储能、新能源配储、火储调频、电网调峰调频等在内的电网侧储能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平衡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差异,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新能源并网时,储能系统可以平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充电行业储能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海博思创针对充电行业推出了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充电站+储能”模式和充储一体机模式。这些解决方案通过储能系统提供功率支撑,提高充电站的充电能力和运营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充电站的经济性。

 

在大型储能项目方面:海博思创参与了多个单体超500MWh的大型储能项目,涵盖了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光伏电站项目和风力发电项目,展示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实力和适应性‌。

 

除此之外,海博思创利用其自主研发的“海博云”大数据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储能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储能系统的数据,平台能够预测和诊断潜在的问题,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海博思创也积极布局光伏、风电与储能结合的相关业务,为各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及工商业用户等提供多种能源管理方案、辅助服务解决方案,公司预计未来订单量会呈持续增长态势。

 

近年来受国家储能产业政策支持,下游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光伏、风电并网对储能系统的应用需求加大,推动我国储能产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升温。

 

06

未来规划:积极拓展海外储能业务,签订多项国际重要合作

 

在北美,海博思创与全球储能行业领先企业 Fluence 达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长期合作,双方将合力研发前沿储能技术,未来将实现批量产品合作。

 

项目开发方面,海博思创与全球领先的开发商Luminous Energy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北美投资开发储能项目,为北美储能市场提供更安全、高效和智能的储能解决方案。

 

运维服务方面,海博思创与美国Clean Energy Services (CES) 清洁能源服务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在工程运维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探索储能工程运维技术与模式创新。

 

欧洲市场,海博思创与与法国知名储能投资运营商NW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本次签订的合作内容包含500MWh储能产品供货及美国两个项目的总承包合同,以及在2026年底之前交付总计超过1GWh的储能产品意向订单。

 

亚太区市场,海博思创亚太区新总部落户澳大利亚悉尼,将于10月21日正式开业。澳洲储能市场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海博思创已与该区域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项目谅解备忘录,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和采购订单也在同步洽谈签订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