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³产业创新
IN³产业创新
从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看到哪些投资机会?|玥堂主朋友圈
时间:2021/01/02
活动内容

1月2日,新年伊始,玥堂主携手知名经济学家、创投专家、增量研究院院长、福布斯中国U30精英张奥平做客十倍研学直播间,一起交流探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的政策节奏、市场经济和投融资需求会带来哪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明年的经济工作方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方面或将更加积极。而结构层面,其对部分产业方向的论述也值得关注,其中包括专精特新、消费回归、碳达峰碳中和、反垄断等产业部署,为2022年的投资方向及重点项目提供了第一个指导性依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总基调,两会分解具体任务

 

玥堂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个很重要的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会议,我们先听张奥平老师讲讲这个会议以及这份文件背后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张奥平:首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政府的政策文件呢?国家有三份商业计划书,跟咱们企业一样。分别涉及到短期、中期和长期如何发展。所以大家首先要理解清楚,中央和政府出的这些文件、政策部署到底是通过什么窗口来传达,这个维度的背后就是“三份商业计划书”。但是大家要注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不在这三份商业计划书里面。第一份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讲短期的这一年当中,我们哪些产业、哪些行业将会面临哪些具体的变革。举个简单的例子,2021年很多互联网平台被反垄断政策进行了新一轮的限制和调控,当时大家觉得这个事情很突然,其实并不突然,因为在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的八大重点任务中的第六条原话: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所以在每一年的中央层面的商业计划书当中就会告诉大家,我们这一年具体要干什么事儿。

 

那么国家除了短期一年的商业计划书呢,还有中期五年的商业计划书,就是每一个“五年规划”。这个五年中期的发展规划会告诉我们五年时间里,具体产业和具体行业会迎来哪些变革和调整。这些变革和调整只要写在五年的商业计划书里面,就一定会干。如果你是在某一个行业里,假如说你的企业是在高端制造、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或者生物医药,一定要搜索一下自己的行业写在这份商业计划书里面的有哪些调整或变化,只要写在文件里面的,尤其有具体数字的,那就是底线,一定会完成。最后还有一个长期的,十五年的商业计划书,那就是我们2035年远景目标,这就会讲到我们中国在未来十五年的比较长的阶段,行业会迎来哪些变革。

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这三份商业计划书有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定总基调,政府工作报告用来分解任务。今年的所有产业、所有行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具体变革都会围绕总基调来进行拆解。

 

#2“稳”字当头,“稳”中有“进”

 

玥堂主:奥平老师讲得非常清楚!我从我自己做企业投资的角度,我讲两个我最近的感悟。一个就是我周围有很多做教育的企业家朋友,我和一个红杉的投资人朋友就聊,这些教育企业的创始人有没有想过去年双减政策对行业杀伤力这么大。我们交流后发现相当多的做教育企业的企业家朋友,没有这种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意识。所以解读中央经济政策特别重要。我们是一个政府主导力量还是比较强的国家,而且政府非常坚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走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另外一个事也挺有意思,就是腾讯年底分红。当去年大家都在讲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时候,想看腾讯年底到底怎么分红,结果腾讯分红分的是京东的股票,这绝对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创新。这里面我解读出两个意思,一个是它分京东股票的价值远远超过实际分红的价值;第二,这个举动也是在积极响应国家反垄断的政策。所以我提的这两点的思考也是给到企业家朋友,就是大家要理解到中央政治文件解读的重要性。

 

那么,奥平老师,咱们读完这份文件,我们各说一个对企业家影响比较重要的词分别是什么?

张奥平:我的这个词是“稳”。2022年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字当头这个词组是第一次出现。这代表了我们不仅要稳中求进,还要把“稳”做到所有政策部署当中的最前列。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把它打开看,分为具体段落和具体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过去一年的成绩”,第二部分描述了“三重压力”,第三部分就是总结了一些我们过去一年应对困难的方法和规律。明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包括我们的二十大的召开,包括十四五期间的一个很重要的档口期。所以明年我们整个宏观经济层面和具体产业层面的调整依然会有很多。大家不要担心变化,越有变化,越有机会。

 

玥堂主:我想接着讲一下稳中求进的“进”怎么弄。其实我们这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了好多年,这两年算是到了这个字的关键时期。就是“高质量增长”。原来很多企业不太当一回事。这里面的高质量发展就是所谓的那种资源粗放型的增长,我觉得基本上算走到最后了。这里面所谓的高质量就是我们一会儿会讲到就是所谓“创新型增长”到底是什么。

 

另外就是我们看到现在中美一个大的对抗的时期。但是两家的这个货币政策好像走反了。我们请奥平老师给我们聊聊如何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解读中美往两头走的货币政策对今年有什么影响?

张奥平:首先我个人判断未必对。中国在从衰退逐步走向复苏,美国现在又往下掉。

 

由于这几年美国疯狂的印钱,美元快扛不住了,加息的周期已经开始启动了。这两年的经济增长我们可以看到从2020年的2.3%到2021年的8%,大的比例都是靠出口贡献的。现在全球的经济体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货币框架,就是这种发出去的钱其实是很难回收回来的,它只会越来越多。回过头来我们自己去思考,美国的货币开始收紧,外需开始衰弱。那么我们自己的经济增长就还有投资和内需拉动了。那么投资里面就三类,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还有就是企业的制造业投资。所有从这里面看今年我们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货币政策里面有一句叫灵活适度,这个灵活适度的说法只有在我们宽信用、宽货币的年份会提出。所以从货币政策的层面讲明年降准、降息的窗口全部打开了。我们也在去年12月份看到了一次LPR降息。那么在今年的一季度降准降息都可能会有的。也就是说一季度会有更多的钱流向市场,刺激我们的实体经济发展。帮助我们的中小微企业实现新一轮的增长,从而带动我们的收入上升。

 

#3 全面注册制和北交所的设立真正开启了万股时代

 

玥堂主:那么一级市场的机会到底在哪儿?怎么让更多的企业IPO?

张奥平: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提到对资本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关键信息就是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玥堂主:可能我们有的企业家还真的不太了解注册制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奥平:注册制简单的讲就是企业如果没有盈利、没有赚钱,你的利润不高但你也能上市。说一个说句,截止到今天,科创板有21家亏损的企业上市。所以注册制的一个重要定义就是以企业价值规模为核心来帮助企业实现融资发展。而核准制是以企业利润规模为核心来不知道能不能帮助企业融资发展。

 

玥堂主:奥平老师说到本质了,就是你不赚钱也可以上市,这个大门真的打开了。

张奥平:这个不赚钱的逻辑大家过去也经常看到,比如很多赴港、赴美上市的企业,在上市的那个节点都没有赚钱。企业未来能不能赚钱并不是由你过去能不能赚钱决定的,而企业必须具备长期成长的价值,有这个预期才是注册制的核心。所以我们看到2020年3月1号,新版证券法落地之后,最核心一句话就是,将股票发行能不能上市从过去的是否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变成了是否具有持续经营的能力。所以无论是科创板的五套上市标准还是创业板的三套上市标准或者北交所的四套上市标准。大前提你的企业需要满足,比如说北交所的逻辑,最低2个亿的市值,科创板的逻辑最低10个亿的市值。

 

玥堂主:我还想讲两个关键点,一个就是说不仅仅是估值,同时你需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如果你的生意很传统你没有持续发展、没有创新能力,其实你上市可能会很难;第二,上市这件事儿变成了很多企业家必须修的一门功课。原来很多企业家觉得中国只有3000家上市公司,那就是万里挑一。那可能这事儿离我很远,当你突然发现你周围很多企业都开始去摸这个资本的门槛了,你没有资本思维,你一下子就变吃大亏了,所以建议大家要补上这一课。所以北交所就变成了注册制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过去这一两个月可能大家对这个事儿理解更深入了。那北交所对于我们很多想融资上市的企业家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奥平:北交所我们现在看来,它的长期价值是无限大的,远大于目前我们看到的短期的市场运行的价值。无论是投资人还是企业家,无论是中介机构还是媒体。整个市场生态当中的所有主体,大家都要理解北交所的长期价值,你才能够理解这一轮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北交所彻底的打开了企业IPO的大门,太多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北交所未来会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接下来的三年就会走完。

 

1.0阶段已经走完了,就是刚刚开始的初期81家,目前市场上就有8家大的公募基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整个市场目前的静态市盈率45倍,不低但也不高。整个市场的交易量也是不低不高的一个状态。我们统计了一个数据,截止到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涨幅98%,赚钱效应已经有了。

 

现在已经进入了2.0阶段。2.0就是基础层和创新层的这些企业会逐步登陆北交所,它的体量大概1200家,会逐步的放量,所以我们判断明年大概会有200-300家企业上市,到后年会有300-400家企业上市。它一定会在资产端迅速放量,放量之后资金端才能逐步的更加活跃起来。

 

3.0阶段会在后年和大后年发生。大家可能不知道,北交所有一个核心的差异化制度优势。如果一家企业上了北交所,那么小于10%以下的股东可以在上市当天直接退。企业家可能不太理解,但VC/PE非常理解。过去VC/PE想退出得等到企业估值达到10亿,符合科创板的标准之后,你上市以后还有一个锁定期,至少得锁一年。北交所不用锁。所以这个差异化制度会倒逼很多优秀的科技企业到北交所上市,但是这些企业还没有到新三板挂牌。我现在在很多地方政府办企业路演培训当中,我们在做这个投资嘉宾评委的时候,我们发现大量的被VC/PE投过的公司,它的IPO路径全都写北交所IPO。

 

另外北交所第二个重要的差异化制度优势是,你上市当天,不用稀释25%的股权。创新层是上北交所的前置条件,大量的VC/PE会围绕创新层去做投资,所以你进入创新层之后你就能够实现融资发展,你就能够定增,你定增可能稀释了20%的股份,那你上了北交所之后呢你只需要增发5%的股份就够了,这对于企业融资一次性稀释股权比例是一个好事。

 

第三个重要的差异化制度优势是个税问题。董事长的个税问题和创业板、科创板是完全不一样的。最后还有一个就是30%的涨跌停板制度也是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前列。

 

短期只有八十多家公司,你看不出来这套逻辑。当大量的VC/PE投过的企业登录了北交所之后,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资产登录了北交所之后。那个时候整个北交所的市盈率和市值会被拉起来。大家都知道工信部之前划定了一套“专精特新”的标准。目前工信部正在划定一套“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标准。所以对于很多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朋友来说,如果你不符合专精特新的标准也没关系,等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标准出来之后,赶紧去申报。因为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货币政策会给到大家。

分享到: